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二 鸿门宴 教案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二 鸿门宴 教案第1页

  鸿门宴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2、掌握本课出现的成语、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

   等文言知识点,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

   3、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过程与方法:

   1、相互讨论,对比概括出刘邦与项羽、张良与范增的性格特点。

   2、了解作者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

   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文学作品的兴趣,对项羽这一悲剧英雄从多个角度作出有依

   据的评说。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点,能够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析法、自读法、讨论法。

  教具:录音机、粉笔。

  课时安排:至少4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在我国古代秦末农民战争中有这样一位领袖人物,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基础。"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既有他英勇气概的写照,也有英雄末路的哀鸣,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既然他自诩为"力拔山、气盖世",那为什么还会落入穷途末路的境地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鸿门宴》会告诉你其中的原因。

  【作者和《史记》介绍】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陕西韩城)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生于龙门,10岁开始诵读古文,后随父亲至长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