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案第1页

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课程标准】

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2、能力目标: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感受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者,从而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重点、难点】

为什么、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情景讨论法、分析讲授法。

【教学过程】

导入:直接导入。

(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展示古代名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

"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

"天下兴亡、"(顾炎武)

老师:这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就已基本形成。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地充实和发展。

1、民族精神是变化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