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三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七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学案2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三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七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学案2第1页

学案2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理解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1.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特征。

2.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重点、难点)

3.坚定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的信念。(重点)

一、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1.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发展的原因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发展的表现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主体: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②特点: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③表现: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

①特点: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②表现: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

试判断: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  )

提示 错误。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往往有差异,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

二、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

(1)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5)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