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说课-2(湘教版必修2)
地理: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说课-2(湘教版必修2)第1页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说课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农业区位。通过对农业区位的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思维看待农业问题,明确自然、交通、技术、社会、政策等因素只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般条件。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还有深刻的原因,即这种地域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每个地区除满足区内需要外,还能为区外提供大量商品性农产品才形成的。由此可见,农业地域类型是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商品交换,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体现。

  由于本节内容多,概括性强,涉及面广,教学时要注意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可适当补充一些学生熟悉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分布和生产特色,从而深刻领会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原则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农业区位因素。

  2.世界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

  教学难点 1.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

  教具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投影片、打印好材料等。

  学生:搜集当地的农作物品种及影响农作物分布的因素。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农业的概念,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2.明确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理解农业地域形成的深层原因及其发展变化,了解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实例,学会分析影响本地区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及所属农业地域类型的方法。

  2.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师 (复习提问)1.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新疆的瓜果特别甜,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3."温室无土栽培"推广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生 (回答)1.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构成了农业区位的三大要素。

  2.光照充足。

  3.科学技术。

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技术水平是不同的,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宜农则农,宜林则林,且牧则牧,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