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第1页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跟踪台风的卫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气象卫星(meteorological satellite):从太空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气象观测系统的空间部分。卫星所载各种气象遥感器,接收和测量地球及其大气层的可见光、红外和微波辐射,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地面站。地面站将卫星传来的电信号复原,绘制成各种云层、地表和海面图片,再经进一步处理和计算,得出各种气象资料。气象卫星按轨道的不同分为太阳轨道(极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按是否用于军事目的分为军用气象卫星和民用气象卫星。气象卫星观测范围广,观测次数多,观测时效快,观测数据质量高,不受自然条件和地域条件限制,它所提供的气象信息已广泛应用于日常气象业务、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大气科学、海洋学和水文学的研究。气象卫星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卫星之一,美国、前苏联/俄罗斯、法国和中国等众多国家都发射了气象卫星。在我们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有很多介绍科学知识方面的文章,《跟踪台风的卫星》就是这样一篇课文。

教材分析:

  《跟踪台风的卫星》这篇课文是苏教版第六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篇童话最显著的特点是:作者运用角色语言,通过台风和卫星的对话、神态及动作生动地介绍了第三代气象卫星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从学习中增长了科学见识,扩大了知识面。对于气象卫星、台风,仅仅是通过课文中的语言去了解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相关科学性的材料来辅助,才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的含义,互联网--在本课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磨灭的。

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搜索、多媒体呈现、抓关键词进行深刻感悟、课文补白等方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