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学案(1)(浙科版选修3)
生物: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学案(1)(浙科版选修3)第1页

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1.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的 双螺旋 结构模型,从而宣告了生命科学由经典生物学时代进入了 分子生物学 时代。

2.转基因技术给我们的生活中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如人们常说的基因制药,就是指使用 DNA重组的微生物 生产稀缺的生化药物。在农业方面,转基因农作物发展迅速,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具有 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 等全新性状的农作物。目前在全球种植转基因农作物面积最大的四个国家是 美国、阿根廷、加拿大和中国 。

3.美国科学家伯格第一次获得重组DNA成功后,便停止了研究,并写信建议对此项成果进行研究后再确定是否继续进行。伯格的做法能给你以什么启示? 科学研究应当与社会的发展和要求紧密联系起来,不能孤立地进行 。

4.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讨论主要集中在 食物安全 、 生物安全 和 环境安全 三个方面。

5.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 基因重组 技术,将某些生物的 基因 转移到其他物种中,改造生物的 遗传性状 ,使遗传物质得到改造的生物在性状、营养和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转基因技术在 农牧业 、 工业 和 医药卫生 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6.转基因猪生长速度快,个体大,是因为猪的细胞中导入了 人的生长激素 基因;转基因金大米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让水稻中含有 β胡萝卜素 ;目前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中,种植最多的是 大豆和玉米 。

7.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存在争论的原因是:

(1)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科学家对 基因的结构 、 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以及 基因的调控机制 的了解相当有限。

(2)被转移的基因虽然都是 功能已知 的基因,但不少却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3)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 随机 的,在转基因生物中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

8.何谓"实质性等同"?你怎样理解"实质性等同"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实质性等同"是指在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在进行实质性等同评价后,还要进行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它是指依据导入基因的目的意图和固有性状、意外效果作出检测和评估,然后与传统植物进行比较。

9.转基因食物可能在哪些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危害?

  影响机体代谢、出现滞后效应、形成新的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侵犯个人权益等。

10.转基因植物在获得了某些特殊性状后,增强了它们的生存竞争能力,因此,有可能成为 入侵的外来物种 ,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转基因有可能通过 花粉传播 而进入杂草;导入某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毒 杂交 ,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

11.转基因农作物要表现出人们所赋予的新性状,必须具有一定的 水、肥 等条件,以及 配套的种植技术 。

12.转基因农作物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 生殖隔离 。

1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 抵抗力稳定性 和 恢复力稳定性 。

14.如果在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含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通过 蜜蜂的采集 ,很可能会进入 蜂蜜 中,再经过 食物链 的传递,最后有可以进入其他动物和人体内。

15.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