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二《赤壁赋》导学案3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二《赤壁赋》导学案3第1页

赤壁赋(苏轼)

班级 姓名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过程与方法:交流探究 教师精讲点拨疏通文意

情感与态度:热爱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理解作者乐观旷达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的积极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3.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三、教学设想

  1.在落实字词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涵咏、探究的方法赏析这篇经典赋文,解读苏轼。

2.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第三、四段,难点也是这两段。这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写法上颇具特色。作者继承了早期汉赋(如枚乘《七发》、司马相如《上林赋》等)中常用的主客对话方式,但不事铺排堆砌,不用奇字险韵,而是结合着眼前的景物对比地写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语言流畅生动而意在劝戒,完全合乎赋的讽喻之旨,也表现了作者的个性特色。学习这一部分,教师应作适当的讲解,最好采取读读讲讲的方式,每次讲一点,从疏通文意直到领会作者的思想境界,以利学生记诵。

3.记诵全文的主要方法是认清理路。先要把握两个基点:一是本文阐述人生哲理全借风、月、水三者为喻;二是有一条完整的叙事线索:先写主客饮酒诵诗;再写主人"扣舷而歌"和客"倚歌而和之",由此引出主客对话;最后写客人转悲为喜。

自主质疑:

资料链接(掌握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乌台诗案与时代背景

课时安排:3课时

预习引导

    (一)熟读课文,找出重点字词,利用工具书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1、壬戌( ) 10、酾酒( )

2、桂棹( ) 11、横槊( )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樽( )

6、愀然( ) 15、蜉蝣( )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

8、舳舻千里( ) 17、狼籍( )

9、旌旗( ) 18、枕藉( )

(二)指出下列各字的通假字

1、属-- 2、冯-- 3、缪-- 4、狼籍--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当时,他曾站在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