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必修一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学案第3课时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学案第3课时第1页

课题 学习导航

巩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掌握离子共存问题,复习溶解性表。 重难点    学习过程 课前知识梳理 1、 常见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

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OH)2、Ca(OH)2 ),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常见物质的溶解性

口诀:溶碱一共有四种,钾钠钡氨在其中,钙碱微溶要注重。

   钾钠硝酸铵盐溶,其余碳酸盐不溶,硫酸盐除银钡钙,盐酸盐除银不溶。

解释:NaOH 、KOH 、Ba(OH)2、 NH3·H2O溶,Ca(OH)2微溶,其他碱大多数不溶。(但注意的是:NH3·H2O难电离,所以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

钾盐(KXX);钠盐(NaXX);硝酸盐(XXNO3);铵盐(NH4XX)全溶

碳酸盐,只有K2CO3、Na2CO3、(NH4)2 CO3溶,其余碳酸盐(XXCO3)不溶

盐酸盐(XXCl),只有AgCl↓(不溶)

硫酸盐(XXSO4),只有Ag2SO4↓ Ba SO4↓ Ca SO4↓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拆、删、查)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

③删: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等号左右两边相同的离子)

如2Fe2+ +4Cl- +Cl2 =2Fe3++6 Cl- 删后得到离子方程式为:

④查:利用 守恒(包括元素种类、原子个数守恒)和 守恒检查正误

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

的离子反应。 课上探究 问题探究一:离子共存问题:

【1】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生成↓或↑或H2O或弱电解质)规律:

(一)、常见能生成↓的离子有:

1、生成酸(只有1个↓): H+与SiO32- 得H2SiO3↓ 白色

2、生成碱(常见的↓有): 3、生成盐(常见的↓有):

Cu2+ 与OH- 得Cu (OH)2↓ 蓝色 Ag+ 与Cl- 得AgCl ↓ 白色

Al 3+ 与OH - 得Al(OH)3 ↓ 白色 Ba2+ 与 SO42- 得BaSO4↓ 白色

Fe3+ 与OH- 得Fe(OH)3↓ 红褐色 Ca2+ 与 CO32- 得CaCO3↓ 白色

Fe2+ 与OH- 得Fe(OH)2 ↓ 白色 Ba2+ 与 CO32- 得BaCO3↓ 白色

Mg2+ 与OH- 得Mg (OH)2↓ 白色

(二)、常见能生成↑的离子有:H+ 与CO32-,H+与HCO3- ,H+与S2-,H+与SO32-

(三)、常见能生成H2O的离子有:H+与OH-,H+ 与CO32-,H+与HCO3-,H+与SO32-

(四)、常见能生成弱电解质的离子有:NH4+ 与OH-生成弱碱氨水NH3·H2O

CH3COO-与H+生成弱酸醋酸, H+ 与ClO-生成次氯酸HClO

问题探究二: ●审题时应注意题目中隐藏的条件:

1、无色透明即:不能存在Cu2+ 或 Fe2+或 Fe3+ 或MnO4- 离子

2、酸性溶液、PH﹤7(或=1、2等)......,题目有H+存在

3、碱性溶液、PH﹥7(或=13、14等)......,题目有OH- 存在

4、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表示该溶液可以是酸、也可以是碱

5、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