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11.4 物体运动的速度 教案
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11.4 物体运动的速度 教案第1页

          1.4 物体运动的速度 教案

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

2.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

3.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

4.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描述方法的探索,体会如何描述一个有特点的物理量,体会科学的方法,体验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同时通过实际体验感知速度的意义和应用.

3.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平均速度的局限性.

4.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逐渐领会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同时初步领略极限的思想并初步领会数学与物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而直接给出瞬时速度的定义.

5.会通过仪表读数,判断不同速度或变速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或学习各种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

2.了解从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与物理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4.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 重 点 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难 点 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教 学 过 程 具体教法

  新课引入: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中的黑体字标题,提出问题:要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本节课将会学到哪些概念(物理量)?

一、速度

展示问题(播放比赛片段):北京时间8月28日凌晨2点40分,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21岁的上海小伙刘翔像闪电一样,挟着狂风与雷鸣般的怒吼冲过终点,以明显的不可撼动的优势获得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12秒91的成绩平了由英国名将科林·约翰逊1993年8月20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创造的世界纪录,改写了奥运会纪录.

请问我们怎样比较哪位运动员跑得快呢?有几种方法呢?试举例说明.

  小结引出速度的定义:我们为了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用位移跟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

  速度公式v=S/t

  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

速度是矢量

速度的大小在竖直上等于单位时间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大自然中,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天空,日出日落;草原,骏马奔驰;树丛,蜗牛爬行.仔细观察物体的运动,我们发现,在许多情况下,物体运动的快慢会发生改变:飞机的起飞,汽车的行驶,运动员的奔跑等.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各不相同且不断变化.在长期对运动的思索、探究过程中,为了比较准确地描述运动,人们逐步建立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如何定义它们呢?

  平均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讨论与交流】P11

  师生共同完成P12例题

  【实验与探究】P12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准确地讲,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矢量,大小反映了物体此时刻的运动快慢,它的方向就是物体此时刻的运动方向,即物体运动轨迹在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瞬时速率.

  通过几道课堂练习巩固。

三、速度和速率

学生阅读教材相应部分的知识点,让学生总结: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速度的大小叫速率,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13页图1-4-4.观察汽车的速度计,讨论后说出从表盘上获取的有用信息。

[讨论与交流]

甲、乙两位同学用不同的时间围绕操场跑了一圈,都回到了出发点,他们的平均速度相同吗?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v=v=S/t,甲、乙的位移都为零,所以他们的平均速度也都等于零.在这里平均速度无法显示他们运动快慢的不同,要用到另一物理量:平均速率.平均速率等于物体运动通过的路程跟所用时间的比值.他们两人通过的路程相同且都不为零,但所用时间不同.显然用时短的运动得快,也就是平均速率大.

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

讨论与交流

交流评价

课件展示

课件展示

交流评价

讨论与交流

交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