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拿来主义(第一课时) 教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拿来主义(第一课时) 教案第1页

拿来主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杂文特点 2 掌握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及几种论证方法:因果论证 类比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过程与方法:体会鲁迅杂文幽默犀利的语言特色以及讽刺、反语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明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领会"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说理的方法,学习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

  2、领会鲁迅杂文语言的特点

  3、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

教学步骤

一[导 入]

师:从上学到现在,大家学过的鲁迅的作品应该有十几篇了,我做个调查,大家喜欢读鲁迅的文章吗?

生1:不喜欢,读不懂,也没意思。

生2:基本上老师讲,我们记,谈不上喜欢不喜欢。

生3:跟读经书似的,太僵化了,每句话都有深刻含义,没劲。

师:说实话,我上学的时候也不太喜欢鲁迅的文章,但后来却越来越喜欢读鲁迅,而且还写起了杂文。原因很简单,就是我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这样的读书才是快乐的。今天我们就用这样的态度读鲁迅的《拿来主义》,好吗?

请大家先认真地默读一遍。(生读5分钟)

师:哪个同学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你来。

生1:反对送去主义,提倡拿来主义。

师:概括得挺简洁的。能具体说说吗?

生1:前半部分是批判送去主义,说送去主义后果很严重(生笑);后半部分阐述拿来主义。

师:后半部分阐述拿来主义了吗?我怎么看不出来呢?

生1:从譬如吧往后举例子说明怎样拿来。

师:你说的很不错。其他同学有什么意见吗?

生4:老师,穷青年得了大宅子,是举例还是比喻?

师:你怎么看?

生4:我觉得应该是比喻。

师:说说理由。

生4:一般举例子应该是实实在在很典型的事,可是这个譬如好像是虚构的一件事,根本就不存在,怎么能做例子呢?

师:有道理。你怎么就想到这是比喻呢?

生4:凭感觉。

师:哪个同学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5:这篇文章是谈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大宅子与文化遗产两者之间有相似点,所以构成了比喻。

师:你从哪里读出来鲁迅在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呢?

生5:我这本辅导书上就这样说的。

师:你这也是"拿来"的,只不过有点机械照搬。我觉得,读书最好先不要看什么辅导书,还是要从文章中去找答案。有一个问题要先解决,就是鲁迅所谈的"拿来主义"是针对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