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案第1页

10课《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1课。这一单元都是新闻文体。本文记叙了香港回归的盛事,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学习本文,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是有助于新闻旧知的复习和新知的掌握。二是能渗透爱国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2、培养速读短新闻、筛选出有用信息的能力。

  3、展示中英交接相关照片,回顾历史,激发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领土的思想品质,激发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

1.掌握新闻这一体裁的相关知识。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学习课文的艺术特点。

2.自主阅读过程中,品味本文是如何将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有机融合的。

  高一学生对于新闻这种文体是熟悉的,但这种熟悉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生活中的熟悉,而并非阅读与写作技巧上的熟悉,课前预习《别了,"不列颠尼亚"》,对文本阅读把握,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并且在此基础上去粗存精,抓住有用的信息。

  一、导入新课

《别了,"不列颠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