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1)
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1)第1页

《飞向太空的航程》双导提纲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通讯的特征,培养阅读和写作新闻作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课前"双导提纲"做好预习:通读全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理清结构。

②师生互动,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③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解读标题的特定含义,体会重点语句蕴含的感情,把握文章的特殊结构,品味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学习中华民族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航天精神。

  二、学法点拨

  ①利用"双导提纲"做好预习:通读全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理清结构。

  ②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开启思维,主动去发现问题,然后深入挖掘,解决问题。

  三、背景介绍

  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到2008年的"神舟七号"征空,9年间的7次飞行如同7个台阶,它们所记录的,不仅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不断突破,更是中国航天人的光荣与梦想。

  神舟一号:横空出世。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不载人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一号飞船座舱内放置有一个高1.70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人。这个模拟人是一个感应器,用于收集返回舱在太空中的温度、湿度、氧气等各种试验数据。

  神舟二号:正样飞船。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二号飞船。神舟二号虽是第二艘无人飞船,但却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也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载人时基本一样。

  神舟三号:百折不挠。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发射升空。不过,神舟三号在发射前却遇到了困难,飞船在进场的第4天,就出现了飞船穿舱插座信号有一个点不导通的问题。当飞船船舱内3000多个接点个个导通之后,神舟三号飞船才发射升空。

  神舟四号:低温突破。9个月后的10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前所未有的持续低温天气:-28℃,比发射大纲规定的最低发射温度-20℃足足低了8℃!

  神舟五号:飞天梦圆。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不过,就在这艘飞船进入发射场前最后一轮地面试验中,返回舱坐椅缓冲机构被发现无法完全满足缓冲发动机的备份要求。科技人员用了70天,攻克了这一按正常速度需半年才能解决的问题。

  神舟六号:承上启下。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再次升空。从神五的一人一天到神六的两人多天,费俊龙、聂海胜115个小时的航程不仅实现了多人多天太空飞行技术的突破,而且完成了中国第一次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七号:伟大的跨越。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9月26日,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完成了中国首次太空行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太空行走技术的国家,这是中国乃至人类航天史上最伟大的一刻。

在美、苏发射载人航天器近半个世纪后起航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在几年内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