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曹刿论战》教案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第20课:曹刿论战》教案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页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潢川县第二中学 代启锋

教学目标:

  ①.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②.分析,评价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③.理清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总结归纳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学习古人克敌制胜的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①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和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的用法。(重点)

②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重点)

③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难点)

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战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数不胜数。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国历史上有哪些以少胜多的战役?(例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发生在公元前684年的齐鲁长勺之战, 就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曹刿论战》同学们看一看鲁国以少胜多的原因是什么?曹刿对于战争又有怎样的论述?

二.简介《左传》以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曹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肉食者鄙(bǐ)

弗(fú)敢加也 小惠未徧(biàn)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战于长勺(sháo) 下视其辙(zhé)

登轼(shì)而望 彼竭(jié)我盈(yíng) 望其旗靡(mǐ)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落调,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调

3、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 以待讨论交流解决。教师提示学生重点理解识记下列词语:

①十年春,齐师(军队)伐(攻打)我。

②肉食者(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

③又何间(参与)焉?

④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

⑤牺牲(牺牲:指猪、牛、羊等。)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实情)。

⑥小信未孚,神弗福(赐福,保佑)也。

⑦小大之狱(案件),虽(即使)不能察,必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