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案第1页

8、《虎门销烟》(第二课时) 教案

商洛市小学 彭 璐

教材说明:

《虎门销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记叙了1839年6月3日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提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深入到这一历史事件中,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再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来深入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事件本身,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对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比较陌生,所以在教学前先让学生查找有关虎门销烟的资料,并在班级进行交流,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好铺垫。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鸦片给人们带来的残害及销烟时的壮举场面的图片,通过分析进一步体会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

设计理念:

根据本文特点,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渗透思想。指导学生诵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文中所叙述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并由此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描写动作的话。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理解销烟的经过。

教学难点: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谈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