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第1页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轼、廷、皓、辙、屈、埋、偏、婵、娟";积累词语"朝廷、皓月当空、手足情深、埋怨、十全十美、吟诵、婵娟"。理解"婵娟、皓月"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能借助课文中的故事内容,通过联想和想象读懂诗词的意思,了解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经过,感受苏轼思念亲人的情感。

4、通过学习,体会中国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想感情,了解中秋这个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意。

2.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借助课文中的故事内容,通过联想和想象读懂诗词的意思,了解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经过,感受苏轼思念亲人的情感。

2、通过学习,体会中国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想感情,了解中秋这个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意。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每年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你知道哪些关于中秋的习俗或故事呢?

说明: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入手,便于教师了解学情,更好地进行接下去的教学。

2、学生交流。

3、师:中秋是团圆的象征,远在他乡的游子,望着天空的那一轮明月,常常涌起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此,中秋又称"团圆节"。

4、出示课题:*33、但愿人长久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