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学案第1页

课堂互动

  三点剖析

  一、发展"两弹一星"的时代背景及意义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也开始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中国面对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2.重大成果: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试爆第一颗氢弹;1964年6月,我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加强了国防力量;1966年10月27日,成功试验导弹核武器;第一枚我国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宣告我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3.意义(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有利于保卫世界和平。

  (2)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

  (3)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力量。"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探索水稻增产新途径是摆在我国农业科技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20世纪60年代罕见的自然灾害,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吃饭问题。

  从1964年起,袁隆平开始着手杂交水稻的研究。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稻"。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当今的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来源于杂交水稻。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91年有个统计数据,当时杂交水稻在全世界种植的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0%,总产量占20%。这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因为袁隆平作出的巨大贡献,2001年袁隆平获得第一届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上甚至有人认为,他的发明是继中国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世界上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西方媒体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拓展延伸

  ★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建国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促进了科技发展。

  (2)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制定科技发展战略,为了国防安全,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决策。

  (3)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作出极大的努力和奉献。

  (4)吸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

学以致用

【例1】 中国发展"两弹一星"的原因是(  )

①打破美苏的核威胁和核垄断 ②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和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国际环境 ③积极发展高新科技 ④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需要

A.①②④    B.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