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学案第2页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中国发展核武器之初,苏联的赫鲁晓夫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他认为中国发展核武器对苏联不利甚至构成威胁。所以,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为了社会主义阵营,而主要是为了打破美苏的核威胁和核垄断,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和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国际环境,同时有利于中国高新科技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

【例2】 我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只用了(  )

A.2年多时间 B.4年时间 C.4年多时间 D.7年多时间

解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是在1967年6月17日,之间相距2年多。故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

【例3】 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

A.世界性的植树造林运动 B.中国杂交水稻的培育

C.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共识 D.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

解析:因为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西方媒体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例4】 我国科学家研究杂交水稻的动机是(  )

A.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B.攻克世界级难题

C.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D.解决全球性粮食危机

解析:中国由于人口众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吃饭问题。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动机就是为了解决该问题,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例5】 建国后,科学技术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

A.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B.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

C.工人、农民的大力支持 D.美国的慷慨援助

解析:建国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遏制的政策,并没有慷慨援助。故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