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遨游建筑天地间 学案(3)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遨游建筑天地间 学案(3)第1页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遨游建筑天地间 学案

课后巩固

剖析精彩文段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思成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不到几年,包豪斯崛起,由格罗皮厄斯、密斯·凡德罗等人领导的国际样式注入布杂艺术传统精神的课程中,将建筑从古典带入现代。可惜思成已经毕业了。在30年代和40年代,我常听见思成不时表示他的遗憾,说他刚好错过了建筑学走向现代的关口。然而,对一个注定要走独一无二的中国建筑传统之路的建筑学家来说,布杂艺术所提供的训练,对他今后的成功是极为重要的。

思成提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作业对他后来在中国的事业很有帮助。典型的习作,是以适当的风格完成一座未完成的教堂设计;以原历史背景重新设计凯旋门,但又不能背离当时的环境;或修复毁损的建筑物。另外,他在展览会上看到获罗马奖的学生作品,按比例缩小的罗马建筑图样,对他也很有用。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最后一年,思成开始全面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从比较草图、平面图、立面以及建筑特色入手,追溯建筑的变迁。这种训练极其重要。虽然我们不曾看到他绘制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图,但我们却有他后来十五年间制作的、关于中国建筑演化史的一批重要摹拟图。他高超的制图本领,帮他顺利完成这些作业,加上他一直对绘画很拿手,所以更不成问题。

在思成的大学时代,他的才能可由两枚设计金奖及其他奖励得到证实。尽管如此,有时候他还是感到不满足,写信告诉了他父亲。梁启超的忠告是:"你觉得自己的天才不能符合你的理想,又觉得这几年专做呆板工夫生怕会变成工匠。你有这种感觉,就是你的学问在进步的象征,我听见倒很喜欢。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凡学校所教与所学总不外规矩方面的事,若巧则要离了学校方能发现。......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人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引自梁启超《年谱》)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念书期间,徽因乍闻挚爱的父亲猝然去世的消息,心如刀割。林长民担任郭松龄将军的幕僚,1929年,郭在北京倒戈张作霖时,林长民到东北避风头被流弹击中丧命,时年四十九岁。他的挚友梁启超负责把这噩耗通知徽因,他写了一连串的信,开始时只写一些谣言和担心,最后则证实他的死亡。在信中他告诉他们,现在必须意识到,今后的一切计划都将受到影响。林长民的二姨太带着孩子回福建老家,而徽因生母的余生将靠思成,因此思成必须很快找到工作。从这时起,父亲更多考虑的是思成的未来,尤其是找寻一份好工作。

1927年思成和徽因双双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他在2月拿到建筑学士的学位,7月得到硕士学位。她在2月以高分得到美术学士的学位,四年学业三年完成。而这年夏天,克雷请他们当助手,这是对他们的最大鼓励。

1.最后一段写道:"1927年思成和徽因双双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他在2月拿到建筑学士的学位,7月得到硕士学位。"请从节选文段中总结出梁思成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

参考答案:两方面原因。一是自己的刻苦努力。在学校内广泛涉猎并多方面接触社会,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二是父亲的鼓励和开导。取得了一些成绩之后,好强的梁思成不满足了,觉得与自己的理想还有较大的距离,所以有些灰心。梁启超及时给予开导,给予鼓励。

2.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在30年代和40年代,我常听见思成不时表示他的遗憾,说他刚好错过了建筑学走向现代的关口。

(2)莫问收获,但问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