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3-4 3.1 电磁波的产生 教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3-4  3.1 电磁波的产生 教案第1页

3.1《电磁波的产生》教案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赫兹实验及其意义。

(2) 了解开放电路和实际发射电磁波的过程。

(3) 知道电磁波的三种传播方式及其特点。

(4) 了解电磁波的接收原理和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赫兹实验的过程与分析和阅读"资料活页",体会解决问题,应抓住关键,并善于类推和联想。

 (2)通过"讨论与交流",学会及时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体验赫兹成功的喜悦。

 (2)体会"心动不如行动"。

(3)通过马可尼.波波夫的成功,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体会科学只有融入技术中才能真正造福人类。

教学重点

1.电磁波有效发射的条件,调制的含义及调制方式。

2.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及其应用。

3.无线电波接收原理。

教学难点

1.无线电波调制的含义和方式的区别。

2."电谐振"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引导科学(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转化为生产力通过"技术"这个环节,重温赫兹发现电磁波的过程。

启发从共鸣现象-------到电磁波的共鸣 -------捕捉电磁波

模仿:赫兹实验,请学生观察

(1)接收器上的发光二极管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亮。

(2)接收处于不同位置,发光二极管的的亮度如何变化。

提示:(1)发射端两小球间产生火花放电时接收器上的发光二极管才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