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3 非攻(节选)、秋水(节选) 学案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3 非攻(节选)、秋水(节选) 学案第1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3 非攻(节选)、秋水(节选) 学案

一、夯基训练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非至于子之门   非:如果不是

众闻则非之 非:指责,非议

B.轻伯夷之义者 轻:轻视

攘人犬豕鸡豚 攘:骚扰

C.见笑于大方之家 笑:耻笑

杀不辜人也 辜:罪行、罪过

D.不辩牛马 辩:同"辨",分辨

苟亏人愈多 苟:假如

解析:B项,攘:偷盗、偷窃。

答案: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之谓也"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

B.{■("望洋向若而叹曰" @"以为莫己若者" )┤

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

解析:A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的。B项,名词,海神名/动词,比得上、赶得上。C项,介词,引出对象/介词,表被动。D项,都是副词,那么,就。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秋水时至

A.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B.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解析:A项,意动用法;B项,使动用法;C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状语;D项,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东面而视       

B.此何故也

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B项,古今意义相同。A项,古义为面向东;今义指东边。C项,古义指脸;今义指脸的形状、相貌。D项,古义指指深明道理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为不吝啬,不拘束,不俗气。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亏人自利也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我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