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第3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人民版】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第3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人民版】 [学案]第1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第三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重点难点】

难点: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取得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重点:探究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自主学习】

一、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

1.背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的科研基础非常薄弱。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外的知识分子回到祖国。

2.措施

(1)中国政府确立了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

(2)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3)吸引海外的知识分子回国并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4)1956年,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编制出《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3.成就

领域 年份 成就 地位 国防 1958 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1964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跨入核国家行列 1967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重量超过苏美等国的卫星 医学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世界首次 农业 1973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世界首次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背景

(1)"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科技事业严重受挫,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拉大。

(2)"文化大革命"后,邓小平主管科学和教育工作,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3)1978年,随着全国科学大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科学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2.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3.意义: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1.原因

(1)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

(2)"863计划"和"火炬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技规划相继实施。

2.成就

(1)核技术:核武器技术不断发展。

(2)空间技术: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和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每天为千家万户传送着电视节目。

(3)运载火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等,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4)信息技术:"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