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生物人教版必修1学案: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新教材)生物人教版必修1学案: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前自主预习案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填图]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及探索

  1.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

科学家 实验过程或依据 实验结论 19世纪末 科学界普遍认为,在光合作用中,CO2分子的C和O被分开,O2被释放,C与H2O结合成甲醛,然后甲醛缩合成糖 甲醛对植物有毒害作用,而且甲醛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糖 1937年英

植物学

家希尔 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悬浮液中有水,没有二氧化碳),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 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称作希尔反应。说明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 1941年美

科学家鲁

宾和卡门 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H2O 1954年美

科学家

阿尔农 在光照下,叶绿体可合成ATP,并发现这一过程总是与水的光解相伴随 光照下叶绿体中发生的水的光解过程伴随ATP的产生 20世纪

40年代

卡尔文 用14C标记CO2 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即卡尔文循环   2.光合作用的过程

(1)过程及分析[据图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