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第1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1-43页"平移和旋转"。

教材简析:

平移和旋转是新课程新增的一个内容,是为了加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旋转现象。教材在介绍这两种现象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此外,教材还通过在方格纸上将图形进行平移,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并会画出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平移后的图形。

在生活实际中有着许多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这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本课通过课件演示,直观地让学生判断举例,培养学生在思考中感悟。同时整堂课的设计注重在练习中拓展,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突出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对象分析:

从儿童空间知觉的认知发展来说,是从静态的前、后、左、右的空间知觉进入感悟平移和旋转这一动态的空间知觉。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而且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是作为数学概念则是第一次和学生见面。因此,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中引导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本学段的学生正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他们观察图形的平移常常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大部分学生会把两幅图之间的距离看作是平移的距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再现和在教学中的活动和分类,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能通过比较平移前后两个对应部分之间的距离的方法来研究一个图形平移的距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六一"儿童节就要来到了,我想你们一定很想到游乐园痛快地玩一天。大家看,游乐园里的游乐项目真多呀!哪个游乐项目是你们最喜欢的?

( 多媒体出示:摩天轮、大风车、转椅、缆车、滑梯、笔直火车道上行驶的小火车。)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

1、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实例。

(1)出示主题图,说说游乐场里面有什么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