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四 4.3电解池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四 4.3电解池 教案第1页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电解池 年级学科   高三化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电解池是继原电池后电化学基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原电池知识的延续,更是研究其应用的基础。在中学化学基本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工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电解概念,认识电解池与原电池的本质区别;

  (2)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电解原理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等能力,巩固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2)利用多媒体课件更好的展示电解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组讨论,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探究问题的设计,围绕核心问题,层层深入,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和缜密性。

  教学重点:电解的基本原理;电解质溶液、电极对电解的影响

  教学难点:电解的基本原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从知识角度,高三学生在必修1、必修2和选修4中已经学习过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原电池、电解池的相关知识,同时物理学中电学知识也相当丰富,复习本节内容并不陌生,难度不大。从能力角度,高三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已充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也在迅速发展中,但抽象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适时的组织和引导。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电能如何才能转变成化学能呢? 回答: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回忆,重现。 【核心问题】电流是怎样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

思考,回答: 回忆,重现。 探究CuCl2溶液通电后的实验现象。然后提出问题:

问题一:如果没有直流电源,这些现象会出现吗?

问题二:通电前,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在溶液中它们如何运动?

问题三:通电过程中,电流的方向如何,电子的流动方向呢?

问题四:两个电极发生反应的类型?电极方程是的书写?

问题五:CuCl2溶液中还存在水电离出来的H+ 和 OH- 为什么它们不放电呢?它们永远不放电吗?

问题六:若溶液换成其它的电解质溶液,哪些离子会放电呢?

若像原电池那样选用不同的电极材料电解会受影响吗?

动手,思考,聆听。

1.不能,形成电解池的必备条件是直流电源,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

2.通电前,溶液中的离子有H+、Cu2+ Cl- OH- ,在电流的作用下,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3.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电子从负极流出,,负极附近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正极附近的阴离子失去电子,形成闭合回路。

4.(1)阴离子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阳离子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2)阴极:Cu2++2e-=Cu   阳极:2Cl--2e-=Cl2↑

5. (1)遵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规律"谁强谁先"

(2开始电解的是氯化铜:  

总反应:CuCl2= Cu+Cl2↑

阴极:Cu2++2e-=Cu  

 阳极:2Cl--2e-=Cl2↑

如果时间长就电解氯化钠溶液:  总反应:2NaCl+2H2O =2NaOH+H2↑+Cl2↑

阴极:2H++2e-=H2↑  

阳极:2Cl--2e-=Cl2↑

最后就是电解水了:  

总反应:2H2O = 2H2↑+O2↑

阴极:4H++4e-=2H2↑  

阳极:4OH--4e-=O2↑+2H2O

6.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一定要关注阳极材料) 1.将问题进行分解,层层深入,帮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

2.让学生学会学科间交叉融合。

3.落实原电池各知识点。 组织学生练习书写电极方程式以及电解的总方程式。 1. 电解氯化镁溶液

2. 电解硫酸铜溶液

3. 电解氯化氢溶液

4. 电解氢氧化钠溶液

5. 阳极为铁时,利用电解原理制取氢氧化亚铁 巩固,提高。使学生掌握电解类型,并牢记离子的放电顺序 【过渡】电解原理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思考,回忆。 过渡到应用。 【引导】

1.氯碱工业

2.铜的电解精炼

3.电镀 聆听,理解,体会。 培养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科学分析方法。巩固电解原理。 【师生归纳】

1.电解原理

2. 放电顺序

3. 电解类型

4电解应用 整理归纳,练习 知识升华,加深对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规律认识。 【巡视】点评学生出现的问题。 完成"学习反馈"练习。 学以致用,及时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