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共两课时)第1页

《颐和园》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颐和园中所描写景物离学生的实际较远,学生缺乏现实体验,所以课前安排学生收集关于颐和园的资料,观看关于颐和园的纪录片。为增强学生名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我在课件中设计了一个颐和园简介版块和一个影片版块以帮助他们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得到共鸣。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本文的写作方法,我要求学生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同时还要求他们找出表示游览顺序的词语。四年级学生已有自己的见解。所以,教师只需启发性的点拨,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深入阅读思考,从课本中获取信息,从而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能力。

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实际,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的教学方法,采用以读促悟、小组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颐和园的美景,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