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兰亭集序 教案(2)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兰亭集序 教案(2)第1页

兰亭集序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

2、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掌握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体会行文的巧妙。

2、学习作者正视现实,直抒胸臆,用语朴实清新的文风。

3、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生发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

【教学方法】

1、以诵读教学法为主,辅之以点拔法。本文为一篇自读文,但由于内容较深,仍需教师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把握内容,力求当堂背诵。

2、点评教学法。不对全篇鉴赏,在诵读中力求抓住几个鉴赏点,分析作者行文的妙处,在服务于诵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作者简介:

王羲之(321~379),一说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山东临沂)人,世居会稽山阴。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青年时期有美誉,朝廷召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书法艺术影响之大,在书家之中,罕能与之相比者,故有"书圣"之称。书法刻本以《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为著。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爱好自然山水,喜爱服食养性,因会稽山水秀丽,便和一些名士筑室住在那里,他关心政事和民生疾苦,当时"东土饥荒,羲之开仓赈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每上书争之,事多见从"。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