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10-11课 科学发展和经济全球化 学案(新人教必修1)
《经济生活》第10-11课 科学发展和经济全球化 学案(新人教必修1)第1页

 科学发展观与对外开放

考点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2009海南卷·8)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荐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 ( )

①是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②是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

③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奋斗目标 ④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直接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9广东卷4)《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简称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

 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③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点2. 科学发展观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 2009年1月14日,我国钢铁产业振兴规划出台。规划指出,加快钢铁产业调整

振兴,必须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钢

铁产业由大变强。这说明( )

A.振兴钢铁产业要着力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B.钢铁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C.钢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带动作用

 D.优化钢铁行业企业结构是振兴钢铁产业的根本途径

4.(09年韶关二模) 漫画《贫不择妻》启示我们,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应当( )

 ①统筹城乡发展 ②优化资源配置

 ③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④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④

5.(09年贵阳三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

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

省份 广东 上海 浙江 重庆 湖南 东北三省 增速 10.1% 9.7% 10.1% 14.3% 12.8% 13.4% 展。2009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增速比较

 上述材料表明 ( )

 ①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了作用 ②东部地区经济存量低于东北及中西部地区

 ③东北及中西部经济增速超过东部地区 ④推进区域梯度发展潜力巨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09年南昌市八模)《国倍跃进》一书曾对GDP这样描写:"乡间小路上,两辆汽车静静驶过,一切平安无事,它们对GDP的贡献几乎为零。但是其中一个司机由于疏忽,造成了一起恶性交通事故,随之而来的是救护车、医生、汽车修理等,虽然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我们的财富GDP依然在增加。"这表明 ( )

 A.GDP是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 B.无论采取何种手段,只要经济增长即可

 C.GDP增长是衡量政府活动的唯一指标 D.只顾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顾资源浪费的GDP是错误的

7.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某地政府提出要为企业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下列做法与对应的"加减乘除"要求一致的是( )

A."加法":增加税收,尽量增加财政支出 B."减法":科技创新,努力形成品牌效应

C."乘法":强化计划,规定生产要素分配 D."除法":节能降耗,淘汰技术落后产能

8.(09年万宁三模)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时将采取普遍调整和特殊调整相结合的办法,继续向退休早、基本养老金相对偏低等人员倾斜。这一做法( )

 A、表明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B、说明就业是民生之本,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C、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D、是国家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体现

9.(09年南通二模)2009年3月19日南京泰州两市签署了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以及四个专项对接子协议。此举标志着宁泰同城化迈出实质性步伐。对宁泰同城化,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B.促进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与发展

 C.发挥政府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D.优势互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中共十七四中会议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据此回答10-11题。

10.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求( )

①坚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②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靠改革促发展

③坚持协调发展、以人为本 ④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