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雨后》教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雨后》教案第1页

 31雨后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8个生字;理解并积累"糟糕、骄傲、撅着"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3了解诗歌描绘的画面内容,感受诗所反映的童真、童趣,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4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诗歌先概括后具体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描绘的画面内容,感受诗所反映的童真、童趣,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教学难点:

  理解小哥哥嘴里说着"糟糕",内心却充满兴奋和骄傲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揭题。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诗。(板书课题:31雨后)

  指导读课题。(师:"后"强调雨停了)

2作者简介。

师:看这位慈祥的老奶奶就是作者--冰心,她是现当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她也是小朋友的知心朋友,散文集《寄小读者》深得小朋友喜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节读课文。边听边思:诗歌描绘了雨后怎样的情景?(师:《雨后》是作者写的一首诗,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老师请四位同学开火车分节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诗歌描绘了雨后怎样的情景?)

  2教学生字。

  学习:树梢(shāo) 糟(zāo)糕(gāo)

  师:第一行的两个词,谁来读?(注意:读准平翘舌音)谁做小老师带大家读? (指名领读)

  师:这两个词有什么特点?(都是同部首的词)

  学习:撅(juē)

  师:谁来读这个字?

  师:撅的字形比较复杂,举起手,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

  师:(出示图)诗中说小妹妹撅着--(生:两条又短又粗的小辫儿),那"撅"的意思是--(生答),翘起嘴巴可以说--撅着嘴,翘起尾巴可以说撅着尾巴。

师: 辫(biàn)也是个生字,一起读。

  师:字形上要注意什么?(中间是绞丝旁)。

   出示:小辫儿

  师:小辫儿写出了冰心奶奶对小妹妹的喜爱,谁能读好这个词?

   (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师:这样的词还有两个,自己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