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学案第1页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在中华文明5 000的历史长河中,孔子是一位光照古今的划时代人物。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他概括了中国人的基本思想,成为独创一套信仰体系的鼻祖。在孔子之后的近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上,被后世尊为"大成至圣先师""素王"和"万世师表"。唐代大诗人杜甫形象地比喻孔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往 者 不 可 谏 来 者 犹 可 追

赏美文 杏 坛 圣 梦

先孔子而生,非孔子无以圣;后孔子而生,非孔子无以明。

--南怀瑾

天下最大的讲坛莫过于孔子的杏坛了,它的视野直达世界。

  当"三十而立"的孔子和弟子在讲坛旁栽下银杏树时,他也把自己的信念一同栽下了。银杏多果,象征弟子满天下;树干挺拔,象征着师生正直、伟岸的人格;杏仁可食用,可入药,象征着弟子们学成后利国益民。 当杏树参天成林,那不正是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辉煌吗?

  

  

  被康熙冠以"万世师表"的孔子对教育的第一贡献,就是打破了"学在官府"、教育仅仅限于贵族子弟的传统,开创了平民办学的先河。人的胸襟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小小杏坛,为中华民族的教育开辟了一个多么广阔的天地啊!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有教无类"才使贫寒好学的颜回、率直鲁莽的子路、富庶聪明的子贡共修德业。撇开一切,只把人放在人的位置上,人格面前人人平等,使人活得像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是多么人本、人文的教育理念啊!"有教无类"是一种恢宏的胸襟,是一份生命的尊重。一个教师,首先需要把学生放在人的位置上去尊重,这种基本的职业素养,不正是当今倡导的"生命教育"的根本吗?

  杏坛,是一座人本、人文的丰碑。

  出身贫寒的孔子生性好学,自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且"学而不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今全球提倡的终身性学习理念,早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孔子就已经身体力行了。

  孔子强调的是广义的"学",即德行优于知识,行为先于语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最快乐最好的学习是导致行为改变的学习,这样的学不高谈心性,不急功近利,而是回归到成就完美人格,自然呈现博雅、恢宏的大气。自我教育,终身学习,肯定人可以借由教育和学习发掘潜能,这本身就是给予弟子的绝好的教育啊。

  清明,理性,刚健,进取,这就是来自杏坛的孔子的生命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