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湘教版 必修二 第二章 第1节城市空间结构 教案
2018-2019学年 湘教版 必修二 第二章 第1节城市空间结构 教案第1页

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 课标分析

①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②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第一条课标要求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避免空洞的讲解理论知识,这里的实际最好是学生熟悉的区域,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学生在学习这节的时候,应该多联系具体的城市空间结构,不能空泛的理解理论知识。从第二条课标看来,她要求教师在讲完城市内部的情况之后,再自然的过渡到城市外部服务规模差异的情况。学生在理解了城市内部的情况后,城市外部情况自然而然就好理解了。

二、 教学内容分析

为落实课标要求,笔者选择中图版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为脚本,进行课程教学。本节课程核心内容围绕"城市的空间结构"展开,采用景观图片引入,依次让学生认识城市常用的土地利用方式,城市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城市主要的功能区,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为后面讲解不同城市规模服务功能的差异作好铺垫,最后再以北京市看病难的问题展开讨论,从北京市的服务特点推及到其他城市,得出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越广,等级越低,服务范围越窄。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程面对的是高中一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高中与初中的过渡阶段,思维正是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段,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好好引导。这部分学生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的整体地理素养较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强,且学生处在文理分科的阶段,很多学生的意向不是文科,对地理的学习热情不高。所以教师在讲课时,应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凸出重点内容,免去繁琐的知识点灌输。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北京市商业、住宅、工业、交通、学校景观图、北京市地图等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能够说出功能区、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的模式、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通过北京市各种要素地图及景观图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五、教学重点

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及影响因素,不同规模城市服务的差异。

六、教学难点:

经济因素:地租曲线

七、教学资源、手段、方法

(一)教材、PPT演示文稿

(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

(三)启发式讲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