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人教版必修1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教案2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必修1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教案2第1页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课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利用学生已知的初中知识光合作用、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为基础,借助多媒体的展示,通过学生的回忆和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大量的学生活动,总结光合作用的过程;通过多设疑、多提问、多讨论、多分析、多探究,把难点一一剖析成若干个简单问题,培养学生以发散、求新、求异思维为主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主体意识及探究精神。

  

教材分析

《光与光合作用》一节在《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初中生物教材已经介绍过的光合作用知识基础上,本节更加深入地讲述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和意义,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光合作用。

  本节在学生学完"细胞"以及理解"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的酶"和"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知识之后,才转入难度较大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因此指导学生学好这一节课,对学生学习后面的生物学知识意义重大。

  

  本节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本节教学难点

(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2)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和基本功能有了初步了解,而且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光和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为学好本节内容奠定了基础。

  高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思考。

  上课之前已经安排学生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学生已经对光合作用有了理解,可以将自己准备的知识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合作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