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炮兽 教案2
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炮兽 教案2第1页

炮兽

教学目标

1.了解雨果小说的艺术特色。

2.分析《炮兽》三个主要场景,体会场景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3.理解《炮兽》中对照法在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的作用。

2学情分析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师给出一定的阅读提示,要求学生初读文本之后从 "我读懂的"和"我疑惑的"两个角度写一写初读体验,形成300字以上的文字。这一环节主要供教师了解学情,以便有效定位教学起点。

从学生反馈的初读笔记来看,他们对小说主角朗德纳克侯爵的形象已基本能够把握,但对人物形象塑造中使用的"对照法"不能完整梳理;对本单元话题"场景"则几乎没有提及。

人物形象把握,基于学生已有的学习积淀应该不难,以此入手比较容易进入文本。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对照法"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所起的作用,学生虽对雨果小说"对照法"运用不陌生(必修四《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已学),但从初读体验来看,并不能完整清晰地对《炮兽》中的"对比"作出梳理。之后,学习新知识"场景"概念,以本文为例解说场景的作用。预设学生会把"场景"和小说要素"环境"混淆,故需对概念作认真解读,并作适度拓展。

教学重点:

1."对照法"在小说中的具体运用及作用。

2.场景的概念,本文中场景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场景"概念,场景描写在本文中的作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预习导入,明确人物形象

1.PPT展示学生初读体验,主要就人物形象的理解作交流。

说明:课前布置学生写初读体验,以下是教师给出的"阅读提示":

《炮兽》:这是长篇小说《九三年》的开篇,描写了一个特定的场景:大海中一艘军舰的甲板上。

评论1:"《炮兽》中的场景描写是为人物塑造服务的。在这个狭小而摇晃的舞台上,人们的性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表现。"

评论2:"雨果主张对照原则,他认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

阅读全文,思考:我读懂的......我疑惑的......

赏析提示:本文选取了哪些对象?小说的主角是谁?作者塑造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方法方法以凸现人物形象?等等。

2.小结学生掌握的朗德纳克形象:冷静、沉着、智勇果断、赏罚分明。

设计意图:课前教师布置预习,并根据教学目标及文本特点适当地给予相关提示,要求学生形成文字反馈,既利于选修课时的安排,更利于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

活动2【讲授】二、研读文本,探讨"对照法"

1.梳理情节。根据人与炮的斗争情况,小说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炮兽肆虐 (从开头到"仿佛两只铁锤轮流在敲打")

第二部分:人炮激战 (从"突然间"到"把舵索......青铜脖子上")

第三部分:赏功罚罪 (从"斗争结束了"到结尾)

2.再读课文,梳理每一部分中"对照法"的运用。

交流,归纳。详细解读第一部分,略解二、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示学生,首先用简洁的语词概括"炮兽"肆虐的特征,圈画不同人在这一部分中的表现,其次梳理对照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