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课时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课时 教案第1页

  示范教案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本章设计

  教材内容概述

  《化学》必修1是高中化学课程必修部分的第一个模块,承担着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的衔接,起着为高中学生学习化学打好基础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桥梁作用。

  "化学实验基础"是必修课内容的核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化学学科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实验是了解无机物性质的最好方法,也是认识元素周期律的最佳途径;通过实验可以感受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认识并研究能量的利用问题;通过实验还能切实了解材料、环境、绿色化学等问题。"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把它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从实验学化学》由两节组成,分别为《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对于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了两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和分液,认识分液漏斗,了解萃取和分液的实验操作,理解萃取原理。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常见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从实验室做实验时取用药品是用仪器称取的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在定量计算中物质的量是联系物质微观粒子数目与宏观的可称量的物质质量关系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学生在这一部分能够应用物质的量对物质的质量、微粒数目之间进行初步的相互运算。接着帮助学生了解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运算。最后又向学生介绍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作为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延续,也作为对知识的应用。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

  在这两节中,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则是对科学态度和方法的一种培养和引导,物质的量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必要工具。本章以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和线索,结合基本概念等化学基础知识,将实验方法、实验技能与化学基础知识紧密结合。教材编写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实验来引出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既可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降低实验的难度,逐步深入。随后,教材又引出了若干高中化学的核心概念,如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等,并延续实验操作的学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让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体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章的学习通过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础实验技能的培养,为高中后阶段的化学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课标要求与教学建议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验证研究方法 1.创设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景,激发探究欲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注意初高中内容的衔接和化学思维习惯的初步养成,并在后续学习中逐步完善 2.通过有关化学实验,初步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验证研究方法 2.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 3.初步学会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 以了解实验操作步骤和训练实验操作技能为主 4.初步学会使用过滤、蒸发等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 5.初步学会蒸馏、萃取等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6.学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的实验操作 3.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7.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 可以以实事报道为例,宣传实验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警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