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三单元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教案6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三单元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教案6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设计思想】

  本课在设计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课程标准主张教师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了视频、图片、图表、史料等资料,角色扮演,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合作探究,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和加深历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课程分析】

  本课内容分三部分: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其中心内容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为应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而对资本主义机制进行的自我调节。具体来看,大萧条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罗斯福新政是应对危机的办法,从此,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与此同时,经济学理论界发生了凯恩斯革命,凯恩斯主义又成为了罗斯福新政的理论支撑。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主要分析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留到第二课时再学习。

【学情分析】

  授课的对象是高二学生,初中时已对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而且具有一定的分析、思辨能力,对新鲜事物具有敏锐的触角,但高中历史的学习技巧仍需要指导,因此,教师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运用图片史料、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技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阅读史料,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感受罗斯福的个人魅力以及对美国的贡献,认识到市场和计划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萧条出现的原因;罗斯福新政

难点: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评价

【教学方法】

1、材料分析法:通过提供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