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2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第4单元第2节 交通运输布局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2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第4单元第2节 交通运输布局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第四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

本节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四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是建立在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的基础之上,对其中的交通运输布局等有关内容进行的深入学习。

  教材分交通运输线、交通运输站点和城市交通网三部分进行阐述。这三部分的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交通运输线的布局是基础和前提,交通运输站点建设的合理与否关系到交通运输线作用能否良好发挥。而城市是区域交通的中心,往往是多种运输方式的交汇之处,城市交通网设计的合理与否关系区域交通的效率。

  城市交通网从空间尺度上看,在整个区域交通网中所占的比例往往很小,但城市交通线路类型的多样化程度、密集程度、相互配合的复杂程度、对人群产生影响的广泛程度都不是其他地域交通网络所能比拟的。从这一方面来看,可以说城市交通网是区域交通网中的最高级表现形式。

  教材第一目的内容为交通运输线,简要介绍最基本的几种类型,并指出交通线路的建设都要受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课文以知识窗的形式介绍了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一般步骤:第一,科学地进行运输量的预测;第二,选择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和路线;第三,根据自然条件有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线路。配合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有关理论,教材安排了一个活动,进藏铁路线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及知识窗"欧洲的内河航运",让学生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并应用交通线的区位理论解决有关问题。

  对于本节的第二目内容:交通运输站点,教材首先介绍交通站点的类型及其一般特点,然后安排了两个案例:一是上海港的建港条件和区位特点;一是香港国际机场的变迁。分别从水运港口和航空港两个方面剖析交通运输站点的布局要求。

  城市交通网作为第三目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城市交通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一,有利于完整的道路系统和合理交通运输网的形成;第二,满足当前和适应未来的要求;第三,道路交通系统的功能和等级区分;第四,合理规划主干道路,减少工程量;第五,保护城市环境和城市风貌;第六,与其他市政设施相配套。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 学会分析重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

3. 了解各种交通运输站点的特征和功能,以便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4. 了解城市交通网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青藏铁路资料和上网查询与本地区相关的新建交通线资料,学会分析影响具

体交通线的区位因素。

2.以上海港为例,了解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

3.总结分析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重大交通工程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对家乡交通网络进行分析评价,培养学生关注身边问题、学以致用、参与家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