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粤教选修传记选读 在哈金森工厂 教案
2018-2019学年粤教选修传记选读 在哈金森工厂 教案第1页

在哈金森工厂 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传记文学常识。2、了解邓小平的一些历史事迹,掌握人物性格。

3、学习人物的不畏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1、掌握传记文学常识。2、学习人物的不畏艰难的精神。

教学难点:传记中引用各种资料的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1. 师:究竟是什么力量,令少数卓越人物在经济企业、文化学术和政治各领域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强者?

生: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个年代,总会出现震古烁今的时代巨人,在各个领域尽领风骚,推动历史车轮前进。他们拥有天赋不凡的智慧、独特的气质以及超越常人的眼界气魄。他们总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一种动人心魄的自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的豪情壮语,将强者睥睨一切的傲然神采刻画得淋漓尽致。强者的魅力本能正是源自他们的自信。邓小平,一代伟人,年轻时就走过了这条不平凡的路。

师:通读全文,制作邓小平同志1921-1923年的年谱。

生: 时 间 事 件 1921年4月23日 来到巴黎 1921年10月22日 进入香布朗工厂 1922年2月14日 进入哈金森工厂 1922年夏秋之际 参加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1922年10月17日 离开哈金森工厂 1923年2月2日 重新回到哈金森工厂 1923年3月7日 又离开哈金森工厂

师:按照邓小平的工作足迹,可怎样划分文章内容?

生:第一部分(第1-11段),邓小平进入哈金森工厂之前在巴黎失业辗转的艰辛经历。

  第二部分(第12段-文末),讲述邓小平在哈金森工厂的打工过程以及后来离开哈金森工厂,成为一名有共产主义理想的革命青年。

2. 师:写作人物传记应该运用调查、访问、讨论、查资料等多种方式获取素材,对史料进行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本文使用了哪些档案资料?有什么好处?

生:根据法国国家档案记载,邓小平从1921年5月到10月的五个月中间,一直领取每天五个法郎的救济金,领取救济金时的登记号是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