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1.2《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学案(1)(中图版选修1)
生物:1.2《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学案(1)(中图版选修1)第1页

第二节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课标要求]

 1.简述纤维素的种类及作用

 2.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讨论这类微生物的应用价值。

[知识梳理]

背景知识:

一、选择培养基

1. 定义:能让 微生物生长,抑制 生长,从而将 从

中 出来的培养基。

根据 或 微生物的 要求, 某些物质或 某些

(例如碳源、氮源等),抑制 的生长,从而有利于

2. 配制 或 生长。

  原理 根据某些微生物对一些 、 因素的 ,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

,以 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繁殖,造成有利于 微生物种类优先生长的条件。

3. 应用:对微生物进行 和 。

例如:有些微生物可以分解纤维素作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可以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 作为唯一碳源,从而分离 的微生物。

实践案例:用唯一碳源培养基分离微生物

配制培养基:

此培养基为 培养基(注:该培养基不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的 )

倒平板

接种: 采用 进行接种(接种结束后用无菌镊子取 覆盖于培养基上,目的是提供微生物生长的 。 (注意2、3步操作时均需要注意 操作)

培养

探究活动

1. 分离苏云金芽孢杆菌 未使用农药的田间,染病死亡的棉铃虫等幼虫大多是因为感染了

中毒所致。可以利用棉铃虫、玉米螟、菜青虫为材料,配置 ,采用可分离 的 培养基,分离培养。

2. 分离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实践案例只是分离到能分解纤维素的 。可在此基础上选用相关的 培养基,进一步的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 。

[复习指要]

1. 学法指导:本节课复习要掌握选择培养基及其配制方法,应用选择培养基分离微生物。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微生物培养和无菌技术的具体操作,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总结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方法,根据条件需要选用相应的分离方法。

2. 疑难解析:从混合样品中获得某种微生物的方法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是可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一营养物质有一"嗜好"的原理,专门在培养基中加入该营养物质,从而使它成为一种加富培养基。第二种办法可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种抑菌物质的抗性,在混合培养物中加入该抑制物,经培养后,原来占优势的微生物生长受抑制,而分离对象却可乘机大大增殖,使之在数量上占优势。

[典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