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五课 第2课时 预防犯罪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五课 第2课时 预防犯罪第1页

  第2课时 预防犯罪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行为是犯罪,犯罪应受到什么处罚。

  2.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学习重点】

  犯罪的基本特征。

  【学习难点】

  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以案说法】李某初中尚未毕业就辍学在家,多次因打架、盗窃被公安机关教育处理。由于好吃懒做,无法维持生计的他想通过抢劫他人财物来供自己挥霍。他与另外一位无业青年一起,通过摩托多次实施飞车抢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李某最终落入法网。被判有期徒刑五年。

  李某为什么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从这一案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1.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2.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4.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 了解罪与罚

  学生阅读教材P53相关链接及探究与分享,探讨下列问题:

  (1)试对比分析上述行为,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2)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结合行为一、行为二,说说什么行为构成犯罪。

  小结: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活动(二) 对犯罪行为的法律制裁

2016年7月4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受贿、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滥用职权案进行了一审宣判,依法判处令计划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