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2章第2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2章第2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案第1页

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离子反应》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本节内容主要是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其中,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是研究离子反应的基础,也是第二册《电离平衡》的基础。因此,能否理解基本概念将直接影响以后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离的概念,学会写电离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描述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化学的奥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四、学情分析

(1)知识结构:

在初中化学中,已经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在此基础上,简单复习进而引出电解质的概念并不困难,但是电解质的含义,电解质导电的原理,这些都是新内容,理解分析起来并不容易;实验现象容易观察到,但为什么会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根据现象得到怎样的结论,学生不能全面地分析问题,对"从现象到本质"的理解也不够深刻。

(2)心理特征

本章位于第一册第一章,本节知识源于初中化学又高于初中化学,学生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学习化学。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

五、教学方法

1. 本节以掌握基本概念为主要目的,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手段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案导学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实验探究、引导归纳→学生讨论、反思总结。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准备实验用品及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