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 《石壕吏》学案
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 《石壕吏》学案第1页

《石壕吏》学案

1.这首诗是的体裁是什么?从表达方法上看是什么诗?(古体诗或古风)。按什么顺序写的?写出诗中体现这一种顺序的词语。(时间顺序。暮、夜、夜久、天明)

2.诗歌叙述了什么事?那句话最能概括这件事?(差吏捉人充兵。"有吏夜捉人")

3."暮投石壕村"一句交代了什么?有何作用?(提示:在封建社会中,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大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因此,诗人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不敢在白天投诉也不敢走大路,以防被抓。只好趁暮色降临之际匆匆忙忙到小村庄借宿。从中不难体会出,这五个字交代了投入的时间、地点,暗示了当时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极不寻常的景象,为下面悲剧的上演提供了典型环境。)

4.在全诗中起提纲挈领的一句是: 。 "有吏夜捉人"中"夜捉"一词能表明什么?("有吏夜捉人"。 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5.总之,前四句交代了什么?(交代了"前致词"的缘由)

6.从写法特色(表现手法)上谈谈"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的内容意义和表达作用?(这两句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写的,同时采用对比手法,通过"吏"的"呼、怒"和"妇"的"啼"、苦"的鲜明对照,再辅以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对比的感情色彩,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刻画出官吏和百姓之间的尖锐矛盾。有力地渲染出差吏如狼似虎,嚣张横蛮的气势和老妇悲痛苦诉苦的可怜情形,为下文老妇的悲苦诉说渲染出悲愤的气氛。同时流露出诗人对差吏的愤恨不满和对老妇的同情怜惜。)

7."老妇前致词"在诗中起何作用?(承上启下的作用)

8.从老妇的致词中,可以读出什么?(老妇的答话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分析:

一层(前六句):诉说家庭已为国家做出重大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