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分资料卡(十七)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分资料卡(十七)第1页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分资料卡(十七)

 如何准确审题

用"戴着镣铐跳舞"来形容考生考场作文可谓形象而熨帖。这个比喻已经形象地告诉大家,考场作文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它有自己的潜规则,不可能让考生信马由缰、天马行空。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审题,力求题意的明确和观点的鲜明,同样能够写出令人刮目相看的议论文。

一、分类领旨法

在审题之时,分辨题目所属类别,领悟题目的要旨,是审清题意的第一步。从2009年各地的高考作文形式来看,似乎已打破了过去那种话题作文大一统的格局,已明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根据各地的作文题目,大概可分为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形式。

(一)命题作文

从全国各地近两年作文命题来看,命题作文重新受到命题者青睐,且越来越看重。

【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9年山东卷)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审题指导】 与2008年的题目相比,降低了审题难度,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阅读社会、思考身边发生的重大社会现象。中国经历了很多大事--南方雨雪灾害、四川地震、神七升天、奥运会、改革开放30周年、十七大、建国60周年......山东也实施素质教育,举办了书博会,即将迎来全运会......这些大的事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些事件的见证者。

《见证》这个题目可以这样理解:"见"看见或经历;"证"证明。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明确指出"见证"既可指个人的经历,也可是社会人生历史的经历,这个"凝聚"一般指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第二句给我们指明了写作的范围,"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

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这段材料提示我们可以从写现实人生和写社会变迁的角度切入,也可以从历史中人或物的角度切入。也就是说,既可关注现实,又可回顾历史。但一定要写清什么见证了什么,开口要小,越具体越好。

比如可以写姓名的变化见证国家社会和人们意识的变化。例如爷爷叫赵发财,父亲叫赵爱国,我叫赵薇娜,联系时代背景,应该能写出好文章,还有村里的小河、树林、老碾、道路等等都能见证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这个作文,虽然难度不大,但要想得高分非常不容易,人人都有话说,往往会庸俗化,空泛化。要想得高分,必须注意:如果写成记叙文,必须把事件叙述得细腻充分,需有个人心灵的震撼;如果写成议论文,必须观点鲜明,详略得当,中心论点突出。

(二)话题作文

【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9年广东卷)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广东今年高考作文命题较为平易,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篇话题作文。命题者只提供了一个话题范围,学生只要在话题范围内作文便是符合题意。和去年"不要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