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分资料卡(十八)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分资料卡(十八)第1页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分资料卡(十八)

 怎样恰当选材

一、从自我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

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有一个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自我,思考自我,抒发自我的真情实感,如北京卷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再如天津卷的"我说90后",与这类作文,再把司马迁、苏东坡搬上去就不管用了,学生务必去思考自我的东西。为此,学生在二轮备考时,应注意一个方向性的问题,那就是少准备名人材料,多准备自我的材料,也即写自己的生活。

但应该看到,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下,学生的生活经历一是缺少丰富性,二是缺少差异性。如果笼统地讲"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结果文章往往难逃雷同的陷阱。比如前些年上海作文的话题是"忙"。如果只强调写熟悉的生活,那么许多考生马上会想到高三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这正是他们最为熟悉的。事实上当年也确有不少考生以此为素材,结果是了无新意,鲜有佳作。

那么真正的途径就是:写你独有的生活。有的学生反问:我们都是同龄人,经历大同小异,哪来独有的生活呢?我给他的回答是---舍大同,取小异。

为了使这条建议更具操作性,我们可以为"写你独有的生活"这句话加一个注脚:回顾经历,区别他人。这八个字就是找出自己"小异"的方法。树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地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每个学生都应该回顾和翻捡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找出与众不同的那份生活。这份生活,正是你藉以取材的最佳土壤。在高考考场上,考生应该树立一种自觉意识:在命题允许的范围内,我要力求从那块最独特最肥沃的土壤中取材,我要拿最有价值的东西示人。

为更好地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块取材的沃土,不妨再铺设两块跳板。

(一)从生活环境的角度,去搜寻自己独有的经历

1.在外地或农村生活过的经历。

有些同学由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农村,或者由农村转学到城里,可能在农村生活过,这份经历相对于始终生活在本土城市的绝大部分同学而言,就是一份独特的素材。

这份素材有很大的独特性。

(1)农民的性格。他们身上既有朴实、单纯的一面,也有因学识和眼界而造成保守、愚昧的一面,在新的时代大潮里,农民该如何提升自身?

(2)农村的变化。一些家在农村却在外地打工的青年,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与农村本土百姓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差异,你是否听说过这样的事例,你是否见过因此而引发的矛盾?这会引发我们思考很多问题。

(3)在历史的背景下思考。与历朝历代农民悲苦生活相对照,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民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当前中央对农村的扶持政策、惠农政策使农村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4)在城市化的背景下思考。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对农村造成的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城市与农村如何谐调发展,如何保住农村的优美环境不被污染。

(5)在自然与人文的角度来思考。在农村人与自然密切接触,农村的天空、小河、树林、田野能引发很多话题。

(6)农村的老屋。这是一个很有挖掘价值的意象,这是一个附载了很多情感的载体。比如2009年山东卷的"见证",就可以由老屋写起,它实在见证了太多的东西。

(7)农村的老槐树。很多的农村都有这样的树,这样的树下会有很多的故事,它也见证了很多的痛苦与欢乐。

2.社会变革给家庭、亲友所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