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分资料卡(十八)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分资料卡(十八)第5页

繁 星

□ 巴 金

如今在海上每晚每晚我都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着天空。深蓝色的天空正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那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就像看见无数的萤虫在我周围飞舞。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他们在眨眼,我仿佛听见他们在低声说话。这时候我真忘掉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点评】 "一切景语皆情语"。船行海上,疾驶异乡,看到这满天繁星,作者怎能不产生思念故国、怀念往事的感情?但他并没有直接抒写这种离情,而是写自己与繁星融成一片,亲密无间,巧妙地把一个游子孤寂而渺茫的心情反映出来。

二、从教材或阅读的文章中寻找写作的素材

杜甫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陆游语"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他们的弦外之音就是朱熹在《观书有感二首》中所说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真意。

文章无非要解决三个问题: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其中一个很关键的是写什么的问题,即题材问题:组织材料是否精当,选择材料是否新颖,提炼材料是否典型。

议论援古引今、洋洋洒洒,记叙事例新颖、感人至深,这样的作文谁不向往?然而有很多人,一到写作文时,往往抓耳挠腮,勉强为之,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大多空洞无物。综观近两三年高考作文,议论文或记叙文的一个症结就是题材缺乏,选材陈旧。

据一些考生回忆,考场上临时选材的难度较大。对于一些考生来说,要写出像高考满分作文那样旁征博引、知识面广、文化底蕴深的文章,也许是一场美丽的梦。但是要在短短几个月之间,提升自身的议论文写作水平,在高考时得到一类高分作文(50分以上)并不是很难的事,关键之一在于学会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

整个中学阶段,我们在语文课上学过的文学作品不下两百篇(如果再加上语文读本,则达三四百篇之多),还有历史、政治等教材,即使你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这些"课内阅读"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为你建起了一座丰富多彩的作文材料仓库,如果能够熟练掌握,灵活驾驭,亦足以成为你写作的灵感活水。在议论文写作实践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变通书本材料。

语文课本和历史教材中有许多篇章涉及某些社会、历史事件,作者在为文时也有自己对这一事件鲜明的观点态度,我们在作文时不妨借鉴过来,作为自己习作的灵魂,稍微加以变通,以课文中的人物或故事为题材,借评述文中人物或故事表达自己的见解。如高考满分作文《一蓑烟草任平生》第三段:

当一种美,美得让人无所适从,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平淡,淡得让人无从品味,也只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你甘于淡泊,乐于平淡,自得于平淡,只愿在梦中化蝶而逍遥,只愿随那盘旋而上的鹏者浮游于天地,不愿累于国事,不愿牵绊于尘世,你就如同那甘之如饴的淡淡而香的矿泉之水,给人以绝境逢生,给人以平静致远,给人以超脱外物,我想要触及你的衣襟,却在指尖碰触了清而澈,凉而柔的泉水,原是这般滋味。

庄子的事例和评论都来自课文《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作者引用和变通这段话,通过描述庄子的人生境界来阐释一个"淡泊"的哲理。

2.直接引用课本名篇佳句。

直接引用或者化用课本中的名篇佳句,或者采摘课文中的文学意象入文。如:

在我印象中,汉语是多么的美丽啊!"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用她那独特的婀娜带着江南的清香,伴着燕语呢喃飘入人们梦中,使那梦境亦真亦幻,氤氲的水汽打湿人们的易感动的心,何其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