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1 电磁感应现象 第1课时 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1 电磁感应现象  第1课时   学案第1页

3.1电磁感应现象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会使用线圈以及常见磁铁完成简单的实验.

  3.了解磁通量的定义及变化.

重点: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知道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难点:运用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判断感应电流能否产生

预习新课: 知识探究

一、电磁感应的发现

[导学探究] (1)在一次讲演中,奥斯特在南北方向的导线下面放置了一枚小磁针,当接通电源时小磁针为什么转动?

(2)法拉第把两个线圈绕在同一个铁环上,一个线圈接到电源上,另一个线圈接入"电流表",在给一个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案 (1)电流的周围产生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转动.

(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摆动,说明另一个线圈中产生了电流.

[知识梳理] 电流的磁效应及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1)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载流导体能使小磁针转动,这种作用称为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2)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即由磁生电的现象,他把这种现象命名为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若把导线东西放置,当接通电源时,导线下面的小磁针一定会发生转动.(  )

(2)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

(3)小磁针在通电导线附近发生偏转的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  )

(4)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现象是电流的磁效应.(  )

答案 (1)× (2)√ (3)× (4)×

二、磁通量及其变化

[导学探究] 如图1所示,闭合导线框架的面积为S,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图1

(1)分别求出B⊥S(图示位置)和B∥S(线框绕OO′转90°)时,穿过闭合导线框架平面的磁通量.

(2)由图示位置绕OO′转过60°时,穿过框架平面的磁通量为多少?这个过程中磁通量变化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