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1 电磁感应现象 第1课时 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1 电磁感应现象  第1课时 学案第1页



3.1电磁感应现象

学习目标:

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知道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3.能够运用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判断感应电流能否产生.

重点: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知道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难点:运用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判断感应电流能否产生

新课预习:

一、电磁感应的探索历程

1.电生磁: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2.磁生电:(1)"磁生电"的发现: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法拉第把引起电流的原因概括为五类:①变化着的电流;②变化着的磁场;③运动的恒定电流;④运动的磁铁;⑤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

3.电磁感应现象和感应电流:由磁生电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由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思考

电流的磁效应与电磁感应有什么区别?

答案 电流的磁效应是指电流周围产生磁场,即"电生磁".电磁感应现象是利用磁场产生感应电流,即"磁生电"."电生磁"和"磁生电"是两种因果关系相反的现象,要正确区分这两种现象,弄清现象的因果关系是关键.

典例分析:

例1 下列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A.通电导体周围产生磁场

B.磁场对感应电流发生作用,阻碍导体运动

C.由于导体自身电流发生变化,在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D.电荷在磁场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解析 根据引起电流原因的五类情况可知,导体自身电流发生变化,在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为电磁感应现象.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

二、磁通量及其变化

1.磁通量的计算

(1)B与S垂直时:Φ=BS,S为线圈的有效面积.如图1(a)所示.

(2)B与S不垂直时:Φ=BS⊥=B⊥S,S⊥为线圈在垂直磁场方向上的投影面积.B⊥为B在垂直于S方向上的分量.如图(b)、(c)所示.

(3)某线圈所围面积内有不同方向的磁场时,规定某个方向的磁通量为正,反方向的磁通量为负,求其代数和,如图(d)所示.

图1

2.磁通量是标量,但有正、负,其正、负分别表示与规定的穿入方向相同、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