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都江堰》教案4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都江堰》教案4第1页

《都江堰》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

2、品味含义深远、意蕴丰富的语言,学习并掌握文本的创作特色。

[教学重点]:

1,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

2,揣摩语言

[教学难点]:

学习深入思考和探究,掌握阅读文化散文的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法 点拨与探究结合 读写结合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历史遗迹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如果说故宫是皇权政治的符号,那么周庄则代表平民生命的形态;如果说布达拉宫是虔诚宗教崇拜意识,那么扬州个园则是淡泊雅致文人情怀;如果说天一阁能读出文化保存和流传的悲壮,道士塔能读出文明被销毁的悲哀,那么都江堰呢?一项跨越千年的水利工程,它的文化精义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都江堰》,去体会 "都江堰"的文化内涵。

二 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当代散文家、艺术理论家,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并且担任过多所大学教授。12岁离家到上海求学,入上海晋元中学,学业成绩优秀(该校90周年校庆时,他与丁关根、翁史烈等一起列入该校英才榜)。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因成绩优秀留校执教。

他治学严谨,著述宏富,早年写有《戏剧理论史稿》65万字,后又撰写《中国文化史述》和《艺术创造工程》,从戏剧理论研究转入人类文学的研究。80年代中期,他开始了散文的写作,出版《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文化苦旅》表现了余秋雨散文独特的文化特质。评论家说他用"理性和感性相融洽的语言之舟,负载着思想的重量,把现代散文推向了一流"。

三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读课文,了解内容。

(1)正字音

颓壁残垣 (yuán) 惊悸 (jì)庇护(bì) 修缮(shàn)卑处一隅(yú) 魅力(mèi) 强悍 (qiáng hàn) 铁戟 (jǐ)遴选(lín) 韬略 (tāo) 怦然心动(pēng) 诘问(jié) 傩戏(nuó) 衮衮(gǔn)诸公

(2)积累词语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这。

膜拜:跪在地上举两手虔诚地行礼。

圭臬: 指圭表,比喻准则或法度。

焕然:形容有光彩,如焕然一新。

涣然: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如涣然冰释

2.梳理文章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