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一体案: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新人教版必修2)
200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一体案: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新人教版必修2)第1页

(必修2)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P16--26)

高考复习要求 1 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及发生的部位;解释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名词; 2 概述减数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区别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典型图形; 3 说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和 DNA 的变化规律; 4 区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差异; 5 解释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概述配子的形成与生物个体发育的联系; 6 说明受精作用的概念、特点和意义;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作用。 一、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花粉、配子) 有丝分裂→体细胞

1、是进行 的生物在产生 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 的细胞分裂;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 次,而细胞连续分裂 次;

3、减数分裂的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 。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场所--有性生殖器官内,如: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 (精巢)、

                   高等植物的花粉--雄蕊的花药中

  时期:动物从 开始,到 结束。

2、精原细胞--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由有丝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相同

3、基本概念:

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且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能发生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问题:X、Y性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不同,是同源染色体吗?

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复制后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两条染色单体(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非姐妹染色单体

若:某雄性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2n=6

 联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则联会时: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DNA数 ;同源染色体对数 ;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则此时: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DNA数 ;同源染色体对数 ;

  则该雄性动物形成 个四分体,人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形成 个四分体;

若某生物减数分裂形成8个四分体,则该生物体细胞有 条染色体,精子含 条染色体;

染色体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的 之间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的现象;

染色体交叉互换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 。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属于 变异。

4、精子的形成过程(以某雄性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2n=6为例讨论分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