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那只松鼠》教案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那只松鼠》教案第1页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的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文中关键词句,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父女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句段,感受人物的心灵美。

【教学难点】 揣摩小松鼠和父亲的心理,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看法。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猜谜语。

师:听说咱们班孩子可聪明了,今天老师这儿有一条谜语:请大家帮忙猜一猜。(课件出示谜语: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 爬在树枝上, 忙着摘果子。 ---打一动物 )

师:孩子们果然名不虚传,一猜就中,这个谜底就是---松鼠。(板书)孩子们,伸出你的小手和我一起书写,注意"鼠"的写法。

2、欣赏动画。

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这样的新朋友。(播放动画)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一只怎样的松鼠?

师:同学们的词汇可真丰富!可作家刘保法既没有用美丽,也没用可爱,而是用了这两个字"那只"松鼠(完善课题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二、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1、那只松鼠什么样?2、那只松鼠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