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三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学案2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三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学案2第1页

学案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1.全面认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感受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作用。

2.识记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及形成原因。(重点)

3.理解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重点、难点)

4.理解中华文化的作用。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1.中国文学艺术独树一帜

(1)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特点: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3)重要地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2.我国古代科技独领风骚

(1)地位: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特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3)意义: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试判断:科学技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

提示 错误。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的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我国各地区的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