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定风波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定风波 教案第1页

《定风波》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通过生活小事抒发人生哲理的方法。

  2、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作者的豁达胸襟。

  3、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

  2、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导入新课

  《定风波》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的第三个春天,记叙的是作者野外途中偶遇风雨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那么作者通过这一生活中的小事感受到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这首词。

(二)朗读全词,初步感知

1、指名一名学生生朗读。(提示:读准字音、朗读节奏、情感处理)

首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这首词,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2、听课文录音。

XXX同学到底读得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听一听课文录音,比较一下。

3、全班齐读。

(三)学习词前小序。

1、词前小序的翻译。

明确: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我在沙湖的路上遇到了大雨。有雨具的人都先行离开,同行的人都很狼狈,唯独我不觉得。一会儿。天就放晴了,因而写了这首词。

2、词前小序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作缘由、写作的相关内容(时间、地点、人物、天气情况......)

(四)学习全词,整体感知

1、学习词的上片

①学生齐读词的上片。

提问:你认为上阕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请找出来和同学们品味。

②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

A、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不要听。表明作者的态度:从容处之,悠闲自若。

穿、打--都是很有力度的,极言雨急雨大。

B、何妨吟啸且徐行

何妨--不妨。反映了苏轼在风雨面前坦然处之,泰然自若的旷达情怀。

C、竹杖芒鞋轻胜马

"竹杖芒鞋"是步行所用,用它的人当然是闲人、穷困潦倒的人。而"骑马"的当然是官员和忙人。作者认为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轻"是心情的轻松,是词人乐观精神的体现。

D、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